他們曾經跳出“農門”成為年入百萬的“深飄”白領,他們不忘鄉愁勇敢回流,如今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農人”黃陂這對80后夫婦——魏正輝、廖小英,從電子產業精英轉身成為職業菜農在現代農業的發展上蹚出新路子。
1999年,魏正輝、廖小英夫婦南下深圳從事電子行業, 2007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營電腦相關附件產品,年收入近百萬元。一次偶然的返鄉經歷,讓他和妻子的人生軌跡轉向了鄉村大地。
2012年,回到黃陂老家的魏正輝看到家鄉不少土地閑置,感到非??上?。于是,夫妻二人毅然放棄在深圳的事業,在六指街道劉灣村流轉土地300余畝,成立“武漢市可滿意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前在深圳運營公司的互聯網思路運用到蔬菜種植上,當起了“職業菜農”。
“以前在深圳做公司時,我們獲取客戶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我想把這種方式放到農業上來,同樣也會有成效?!蔽赫x說到。
說干就干!夫妻二人瞄準市場需求,從客戶訂單出發,組織安排蔬菜種植,確保農產品價格穩定、銷路暢通。蔬菜的銷路問題解決后,他們把目光瞄向蔬菜產量的提升,如何更“智慧”的種菜,向科技要產量成為努力的方向。2018年,夫妻二人對大棚進行了物聯網改造,可實現大棚內實時監控、溫濕度監測等,去年年底,又建成了水肥一體化系統,真正讓種菜變得“智慧”起來。
訂單農業+智慧農業,如今的可滿意農場勢頭正好!大棚內,一片片茄子、辣椒、黃瓜等蔬菜苗長勢喜人,借助昱豐、淘大集等網絡平臺,日均蔬菜配送量可達800-1000斤,產品覆蓋整個武漢市場。
“下一步,我們會把這個水肥一體化系統和物聯網系統組合在一起,在手機上控制施肥的比例和溫濕度,達到省時、省肥、省人工的效果?!蔽赫x介紹。(黃陂融媒)
[責任編輯:蔡樂]
您可能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