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現代化校園中筑牢傳統文化根基、弘揚民族自信?武漢市洪山區第二小學的做法是,在辦學實踐中以“民樂”教育為切入點,以常規課程推進民樂教學常態化,讓民族樂器的美妙音符在文明校園的每個角落“流淌”。4月24日下午,走進洪山區第二小學民樂教室,就感覺到一股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這個面積百余平方米的房間在深色雕刻木料點綴下被裝飾得古色古香,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半箏、二胡、排簫、嗩吶、揚琴等民族樂器。據介紹,該校2017年9月開設民族樂器課程,聘請武漢音樂學院專家團隊10人及校內音樂教研團8人組建課程團隊。截至目前,該校先后有662名學生參加民族樂器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普適課堂、校級社團兩級發展的民樂教育梯隊。2018年1月26日,該?;弁駱穲F在洪山區教育局舉辦的黨的十九大文藝匯演中展示民樂經典之聲,受到一致好評。
洪山區第二小學學生們集體演奏民族樂器。長江日報記者彭年 攝
6年來,洪山區第二小學在普適課堂中開設半箏、二胡、排簫、嗩吶、揚琴等民族樂器課程,整班授課,人人參與,從零開始,認識樂器奏鳴音符,感知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學校組建的慧童民樂團現有135名學生,包括半箏、二胡、排簫、琵琶、嗩吶、揚琴、直笛等民族樂器小組,每周四由專業教師培訓合練?;弁駱穲F揚琴組成員、二年級(1)班學生李文馨第一次上課時連如何拿琴都不知道。一個學期以來,她課上練習、課下背譜,格外努力。如今,她已能自信滿滿地與民樂團成員共同演奏《好漢歌》。
洪山區第二小學校長朱瑩表示,學?!盎蹌摻逃钡霓k學理念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切入口,激發學生興趣,培育學生全面素養。據悉,除了慧童民樂團,該校還開發了書法、非遺竹編、經典詩詞、節氣、中國象棋等慧創素養校本課程,學生自主選課、體驗實踐。每年12月,該校以“嘉年華”形式開展全校主題活動。2018年、2019年民族嘉年華,2020年名著嘉年華……師生齊參與,家?;?,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長江日報 記者 魏杰 通訊員 段敏)